欧阳万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实验室科学智能部门主任,曾任悉尼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教授。2011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模式识别,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AI for Science。他和团队曾获得ImageNet和COCO物体检测第一名。ICCV最佳审稿人,IJCV和Pattern Recognition编委,TPAMI客座编辑, ICCV2019展示主席,CVPR2021、ICCV2021领域主席。入选「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响力学者榜」计算机视觉领域前100名学者,2021年获得悉尼大学杰出科研校长奖。两篇文章入选paperdigest CVPR/ICCV最有影响力的文章。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家。
李晓峰,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国际电磁科学院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大数据中心总工程师、人工智能海洋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1985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光学工程学士学位,1992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得物理海洋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获得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2019年期间,李晓峰就职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总部,负责多种业务化海洋卫星遥感产品的研发工作。李晓峰的研究兴趣包括卫星海洋学、人工智能海洋学、大数据分析以及图像处理。李晓峰博士现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Big Earth Data 和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等学术期刊编委;同时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副主编,以及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执行主编。
白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科学家,于2021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目前任职于中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研究科学家。白磊在 NeurIPS、CVPR、IJCAI、KDD、ICCV、Ubicomp、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PAMI)、以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ITS) 等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时空学习及其在地球系统科学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唐诗翔,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于悉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尤其关注自监督学习与基础模型。他在 CVPR、ICCV、NeurIPS、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约10篇论文。
周东展,现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她于2014年至2018年就读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2019年至202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周东展的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在物理科学中的应用、大语言模型、计算机视觉以及视听学习。
郭琦鹏,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应用科学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方向包括信息抽取、对话系统、文本生成,大模型等。近年来在AAAI,ACL,EMNLP,NAACL,AISTATS,COLING等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担任审稿人和ARR senior area chair。在WebNLG 2020信息描述比赛中带队斩获第一名。
许岩岩,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于2007年和2010年先后在山东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至2018年期间,他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能源分析与环境影响部担任客座博士后研究员。在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前,2015年至2020年,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人类移动与网络实验室(HuMNet Lab)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许岩岩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Energy、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Applied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以及 IJCAI 等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人类移动性与城市计算,重点关注从跨学科视角利用大规模轨迹数据在智慧城市、交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李旭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07年7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9年7月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年11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12 月至2015年9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9月开始,加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具体包括卫星气象大数据挖掘 、多模态数据挖掘、时空大数据挖掘,已在包括TPAMI、TKDE、TIP、TNNLS、TGRS、SIGKDD、SIGIR、ICDE、WWW、WSDM、CVPR、NIPS、ACM MM、IJCAI、AAAI 等在内的顶级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八十余篇学术论文。2015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2016 年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二完成人);2018 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二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重点研发课题1项。
刘泉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泉影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 Zurich)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进行计算与数学科学方向的博士后训练。刘泉影博士专注于类脑智能、多模态神经信号处理算法、脑网络动力学建模、神经优化控制。近5年,刘泉影在脑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的交叉领域以一作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学术论文40余篇。Google Scholar显示总引用2000余次,H因子23。申请专利12项;担任IEEE期刊IEEE J TRANSL ENG HE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电子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委会秘书。
朱聪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生导师,特任副研究员。2022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获上海市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励。2023年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5年1月任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苏州)特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启发的视觉智能以及具身智能,近五年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CCF-A/B论文多篇, 主要发表在 ICML, CVPR , ICCV, AAAI, ACM MM, IEEE T-MM 以及 IEEE T-CSVT 等刊物上,并担任CVPR、ICCV、IJCAI、ACM MM、IJCV、IEEE Trans. Multimedia 、Pattern Recognition等刊物程序委员会委员或审稿人。
杨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山东省 TS 学者青年专家(2023),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序列化图像预报、视频预测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目前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人工智能海洋学团队从事人工智能与降水预报、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等方面的交叉创新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TS 学者青年专家项目(2023)”、“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2022 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第 73批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青岛市 2022 年第二批博士后资助项目”等,深入开展了人工智能序列化图像预报技术、海洋状态变量大模型、海洋现象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赵子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2024年于东南大学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赵子萌的研究兴趣位于海洋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重点关注具有地球物理约束的学习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他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包括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TVCG)、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TMM)、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和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 等。
庄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20年于浙江大学获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AI4Science),重点关注大语言模型(LLMs)在生物分子领域的应用。庄祥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 2025 年首届“潜力清源学者”荣誉提名奖(CAAI Rising Scientist Honorable Mention),以表彰其在人工智能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CSIG)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CAAI)
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中国自动化学会 (CAA)
上海交通大学 (SJTU)
上海飞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utoDL
华东师范大学